全球动态:【双城记•我在这里过大年⑥】福州和嘉兴,红火的年味儿尽在老街上
春
二零二三·兔年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在传统民俗中,春节期间的诸多禁忌过了此日皆可破。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资料图片)
在过去,民间认为春节期间的垃圾、废水等都是沾了福气、财气和喜气的,扔掉是不吉利的。初五一到,垃圾上的福气、财气就会散去,变成无用的“穷土”,必须送走。所以“破五”的这一个习俗就叫做“送穷土”,简称“送穷”。
如果单单是“送穷”的话,显然不够表达出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把“穷”送走了,还要把“富”接回来,所以,这正月初五“接财神”也是春节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财神”的风俗在全国各地有许多不同之处,有些地方是正月初一接财神,有些地方则正月初四、初五接。寓意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今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感受福建福州和嘉兴的“迎财神”民俗活动吧!
福
建
记者杨薇:
在“有福之州”感受闽南版“迎财神”
这个春节有多少浙江人一路往南寻求一份暖意,我就是其中一个,当然还有朋友圈里千千万万个“你们”。
抖音、小红书里的三亚、香格里拉已经让人望而却步,那么就找个“冷门”的南方城市-福州!春节去有福之洲,合适!
但万万没想到,这个我眼中的“冷门”城市居然是这样的!
这里是“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
三坊七巷对于福州来说,就像夫子庙对于南京、田子坊对于上海、南锣鼓巷对于北京的意义。春节期间三坊七巷游人如织,街头巷尾洋溢着新春佳节到喜悦气息。白墙黛瓦间挂满串串红灯笼,仿佛从古早时光穿越而来。
今天是初五迎财神,一场充满闽南风味的民俗活动在这里展开。
“财神来了!”上午9点,随着一声锣响,三坊七巷传统接财仪式开始了,街区的商户们和游客纷纷赶来,讨一个新年的好彩头。民俗巡游队伍从郎官巷的天后宫门口出发,分为福州民俗阵头方阵、天后妈祖神驾方阵、卡通财神与财神神驾方阵等。
卡通“财神爷”一路给商家送财,还为福州老字号送去象征着“一元复始、五方纳财”的“钱母”。据介绍,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正月初一起打烊,要一直延续到初五,在正月初五开市,俗称“破五”。选择正月初五开门迎客也有讲究,由于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商家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财源广进。
与我们江浙地区不同的是,巡游队伍中还有一尊“妈祖”,天后妈祖被福州人认为“天下财神母”,在初五迎财神这天,不仅要迎财神也要迎妈祖。
三坊七巷浓郁的年味来源于其浓厚的历史。一片“三坊七巷”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棵树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气息。的确如此,发轫于晋代的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市的文脉所在也是许多福州人记忆里的乡愁。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
嘉
兴
记者沈哲韬:
兔年初五“迎财神”开集市,感受红火的年!
大年初五,“破五”吃饺子,民间有“送穷神、迎财神”的习俗。
在这一天,很多嘉兴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涌向嘉兴月河历史街区。
作为嘉兴历史上著名的繁华府城,月河历史街区是嘉兴市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能反映江南水乡城市居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区域之一。街巷两边的小店铺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而那种古色古香,又芬芳着人们的心灵,拥有另一番古典的收获。
张爱玲曾写道:“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嘉兴人爱月河老街的喧嚣,那正是真实而透明的市声。在人群中挪着脚步,抬头仰望狭窄的天空,仿佛一下子穿越到过去。
金狮献瑞迎财神,卯兔纳福贺新岁。
上午九点半,月河历史街区“迎财神”民俗活动在仙乐锣鼓声中准时开始。
招财财神、利市财神、迎祥财神、纳珍财神、进宝财神五路财神在腰鼓队、舞龙队的指引下,跨过荷月桥来到街区,祝福大家新春快乐,财源滚滚。
家住凤桥镇的市民林瑶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月河历史街区的“迎财神”民俗活动。“快速路开通后,我从凤桥到月河历史街区变得十分方便,所以今年特意赶过来参加‘迎财神’活动,沾沾喜气!”
仪式后,五路财神给沿街的游客和商家送上“金元宝”。沾喜气,讨吉利,大家喜笑颜开。
“我已经在月河历史街区开店经营五年多了,每年春节都期盼着正月初五的接财神活动,期望财神进门拜年,讨一个吉利、好兆头,希望新一年生意兴隆!”花店商家段秀芹说。
“迎财神”是街头镇百姓一项重要的传统节庆活动。自清末开始,一直到现在,其活动发展也折射出时代的烙印,极具历史价值。它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月河历史街区商贸繁荣发展的集中表现,通过迎财神、拜财神、求财神,表达了百姓对经济繁荣、生意兴隆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