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讯:【嘉里看展】大年初一看新展:和合共生——馆藏佛教文物艺术展

嘉兴作为江南佛教流传最早的地区之一,见证了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交织融合、互补共生的灿烂历程。

新年看新展,和合又吉祥。今天是大年初一,“和合共生——馆藏佛教文物艺术展”在嘉兴博物馆北馆区三楼试开放。展览分为“般若东来”“宝相庄严”“竺经刻藏”“奉物献佛”四个部分,共展出文物140余件(组),展品主要来源于东塔、真如塔、泗洲塔,且以明清时期为主。

穿越时空走进历史长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到展厅,与往常展览空旷的入口不同,“和合共生——馆藏佛教文物艺术展”设置了三扇朱红色“大门”,让参观者的视线聚焦在中心的明铜鎏金佛祖诞生相上。由此开始,参观者也将走进嘉兴的历史。

嘉兴佛教历史悠久,佛教文化辉煌,从三国时期域内有佛教传播一直到清代,在全国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也是佛教由建康(南京)入浙的重要节点。三国吴赤乌四年(241),海盐金粟寺落成,成为江南最早佛寺之一,此后,经过两晋南朝时的倍增、隋唐时期的剧增、宋代盛况的继续,至明清。而嘉兴城内各朝所建“七塔八寺”亦是闻名遐迩。

所谓“七塔八寺”,历来说法不一。如今“七塔”一般指嘉兴城内外的东塔、真如塔、壕股塔、铜官塔和三塔,“八寺”则指精严讲寺、楞严讲寺、东塔讲寺、茶禅寺、天宁教寺、真如教寺、觉海寺、今明教寺。在展区的电子导览设备中,游客可自主选择某个佛寺,观看大屏幕上的新媒体展示。

这些寺与塔,在历史的长河中曾辉煌过落寞过,大部分已经湮灭在时光中。文物正是最好的见证者。

驻足于一片东塔出土的青瓷碗底前,嘉兴博物馆副馆长徐贤卿说:“这件文物虽然普通,甚至有些残缺,但它来自东塔,对我们嘉兴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参观者从这件有东塔标记的文物开始或许就会去了解嘉兴的那一段历史。”

据悉,此次展出的文物主要为嘉兴博物馆庋藏的佛教文物和遍布嘉兴各地的佛教遗存。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塔、真如塔、泗洲塔拆除之际曾出土文物,如塔幢、碑石、砖瓦、文书等。这些铭刻着悠悠历史印迹的文物,都将在展览中与大家见面。

馆藏文物折射文化变迁

佛教文物是嘉兴博物馆的特色文物系列之一,此次展览,嘉兴博物馆更是精心筹备,将馆藏佛教文物进行了集中展示。

嘉兴曾是浙江佛学中心,楞严寺经坊更是成为专刻佛经及寺僧语录的地方,著名的《嘉兴藏》即出自此地。

在中国历史上能以方册装并以地名命名的大藏经,仅有两部,其一便是楞严寺刷印发行的《嘉兴藏》。明清时期,《嘉兴藏》由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紫柏大师倡导筹刻,由民间僧俗信众募资刊刻。袁了凡、陆光祖、包柽芳等嘉兴文人仕士都曾参与到谋划、募捐、刊刻、流通等过程中,为这部“历代中国大藏经规模之首”的诞生贡献了一股民间之力。

《嘉兴藏》不仅有力推动了当时浙江佛教的传播和佛学研究,也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高超的雕版印刷技艺。

行走在展馆中,不仅可以看到玉质、铜质佛像,还可以看到木质、泥质佛像,它们或立或坐,姿态多变,大小各异,最小可握于掌心。

嘉兴地区的佛像材质多样,题材丰富,地域特色明显,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不但反映了当地工匠不落窠臼的艺术创造力和兼容并蓄的融合力,也成就了嘉兴历史文化的又一辉煌篇章。

过去在民间,信众们常常向佛寺供奉物品。古代嘉兴信众的供奉物品五花八门,如今也成为见证历史的文物。在展厅,既可以看到珍珠宝石,也可以看到钱币木牌等。“由此也可看出,老百姓通过这些物件寄托希望。”徐贤卿解释道。

展览通过嘉兴博物馆馆藏的佛教文物以及遍布嘉兴各地的佛教遗存,让大家去感知古代精妙的佛教文化艺术,以及佛教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借此体会“和合”理念的精髓与真谛,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