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闻:【双城记·我在这里过大年①】温州与嘉兴,同与不同的除夕习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相关资料图)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们除夕守岁的习俗。

中国地大,连接天南海北,各地文化各异,习俗便也有所不同。

今天,让我们跟随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来体味一下温州和嘉兴同与不同的年味儿吧。

二零二三·兔年除夕

温州古属百越,地理环境复杂,山江湖海、平原丘陵杂处,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共存,历史上多次移民融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其是过年风俗,更是独特而庞杂。乐清作为温州的代管县级市,自然承袭“温州人”的习俗,有着浓厚的过年味儿。

“鱼米之乡”嘉兴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春节也保留独特风俗。自古以来,嘉兴的除夕有祭祖的习俗,同时年轻人也会用打扫、插花、贴福字来烘托过年的仪式感。

记者黄建东:年夜饭,海鲜是挚爱

除夕这一天,“老温州”人要干的事情可多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营造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临近除夕,家家户户要贴春联,温州话俗称“门对”。门对一般用红纸黑墨书写,传统宅院会在正屋、厅堂以及厨房等各处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也有在出入的双扇门上贴门神、财神的。

除夕晚上,一家人会团聚吃年夜饭,温州人叫“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温州人对吃“分岁酒”很讲究,也最讲吉祥。

温州年夜饭

根据老传统,席上一般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十样冷菜,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落花生(谓结子)、柑桔(谓大吉)、鲤鱼(谓跳龙门)、豆腐(谓家门清洁)等。大菜中一定少不了年糕(或松糕),表示“年年高”,中间不能少了“鱼”,谓连年有鱼,生活富裕。而与其他城市区分最大的,莫过于温州人对海鲜的挚爱,因此家家户户的桌子上,必少不了一道又一道当地海鲜。

吃过分岁酒,长辈会分压岁钱给儿童辈,之后小孩会自寻娱乐,聚拢在一起放烟花、猜灯谜,长辈们们则依旧坐在席间,借机总结全家一年成败得失,争取新一年有新进展。如今的除夕夜,合家老小可观看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或微信抢个红包,喜洋洋迎接正月初一的到来。

插花

据记载,盛唐诗人孟浩然曾在除夕之夜留住温州,他与同乡好友张子容一起吃年夜饭、守岁,还写了《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其中就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之句,可见在千年前的温州,如今坚守的部分年俗已经形成。

彻夜不眠待新春。除夕夜,人们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也有叫“望年夜”。长辈会在家里“点明灯”,家里的灯光不灭,屋外的红灯笼长亮,此外再点上红蜡烛,寓意红火一整年。

今儿除夕,我在温州,回家过年,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喜乐、“兔”飞猛进,欢迎大家来温州游山玩水、逛吃逛吃。

记者王忱:祭祀时三道荤食不可少

除夕一早,我们一家便开始进行大扫除,里里外外的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借着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也把平时忽略的角落都清扫整理一番。当然,装饰也不可少,窗花、对联、福字,贴上后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年味。

鲜花,为新春增加一份独有的活力。与平时插花不同,插花品种的选择也必须拥有一些美好寓意。花鸟市场这几天相当热闹,鲜花、枝条、盆栽、水生植物,都戴上了红色装饰,喜气洋洋;人来人往,只待一位有缘人将自己带回家。最终,在琳琅满目中,几棵鲜枝被我们带回了家:一半翠绿一半金黄的“千层金”,旺财聚财;姿态各异的“灯台”,驱邪避灾;再手捧一大束“银柳”,日子越过越有。

祭祖

祭祀是除夕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传统的祭祀有两道,先祭神,祈求土地神灵护佑全年风调雨顺;再祭祖,祈求先辈保佑后代福气满满。供奉桌上,三道规定荤食必不可少——鱼、猪肉、公鸡。俗语说“鱼东肉西”,菜品摆放的顺序也是相当讲究:鱼为大,煎制后放置最东;接着是完整的猪肋排(有些人家是用完整的猪头),烫水之后,放在中间;最西是公鸡,炖煮后完整立放,鸡头朝东。其余素菜则可按照时令蔬菜自行挑选。除了肉菜,自家制作的糖糕和团子也不能少;用模具制作的糖糕拓印出鲤鱼形状;团子则是白面肉馅,红心一点。祭祖时沿桌一圈还需整齐摆放小酒杯,斟入黄酒,以敬先祖。两支红蜡烛要一直燃烧,祭土地和先辈时位置有所不同,以示区别。

祭祖酒杯

在供奉一桌盛宴后,家里的长辈还会燔烧提前折好的纸元宝,以燔祭时的升腾烟气,寄托美好愿景。全家老小一一叩拜,表达对于先辈的感恩,也祈求新一年心想事成。

燔烧嘉兴年夜饭

近傍晚,家里最会做饭的人便掌勺为家人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嘉兴餐桌上的年夜饭,鱼是必不可少,年年有余的寄托都在一口口美味中。虽无固定菜式,鸡、肉、虾是年夜饭的常客,再加上一些海鲜食材,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年夜饭口味。

觥筹交错中,一家人围坐,叙叙今年的往事,叨叨来年的期待。年味在碗碟酒杯间,在方言里,在笑声中溢满整个空间。

关键词: 喜气洋洋 必不可少 家家户户